实验类:为了与培养机械大类人才的目标相适应,提出机械工程大类基础实验的建设体系。将上世纪90年代末及以前认为的机械基础仅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少数的设计类课程转变为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群、机械测控基础课程群、机械工程信息化基础课程群组成的大类基础。在实验的层次上有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前沿性实验3个层次。基础性实验为相关课程与理论教学相对应而设置的基本实验;提高性实验是打破课程的体系,按知识模块而设置的综合实验课,每个综合实验时数为24学时,它们是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机械加工综合实验、机械制造工艺综合实验、特种加工综合实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制造系统自动化综合实验和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综合实验;前沿性实验选择了特色明显、基础条件好的研究性试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适应南航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过程中的实验变革需求。
实训类:已形成有特色的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一体化平台,实现工程认知和基础工程、现代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四个层次的工程训练,如图3所示。这四个平台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也可拓展到研究生阶段。每个平台内部又分为三个层次(认识层次、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各平台间又是相互联结的,形成一个培养的“网络结构”形式。对于一、二年级的本科学生,考虑到专业知识储备有限,训练的重点放在工程设计和工程制造上(称为机械工程基础训练),并融合初步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的训练内容;对于三、四年级的本科学生,考虑到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的重点放在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上(称为机械工程创新训练),并融合一定深度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制造的训练内容。
创新类:包含科学研究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在科学研究训练中,学生可以到相关的实验室,完成校院的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在创新基地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针对各类创新大赛进行制作活动。
地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及将军路校区
电话:025-84890637